今天是
您的位置:首页>检察动态
【媒体看湛检】河南法治报:侵权产业链务工者也要承担刑事责任
时间:2025-04-25  作者:  新闻来源:
大号字

“这以后找工作要先辨别,违法的事情不能干……”4月22日,平顶山市湛河区检察院组织干警在市河滨公园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时,一起侵犯知识产权案例引起了群众的关注。

2022年6月,犯罪嫌疑人何某在未取得印刷许可证的情况下成立了印刷厂,非法印刷并售卖各类中小学盗版教辅图书,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往全国各地。随后,公安机关根据群众举报查获该窝点时,现场扣押盗版书籍1.2万册,查封印刷设备3台,涉案金额达100余万元。

检察机关提前介入侦查后,发现该案存在“印刷—包装—运输—销售”的完整犯罪链条,涉案人员10余人,其中就包括犯罪嫌疑人小刘。据小刘供述,2022年,好朋友何某突然给好久没有工作的他找了个开车接发货物的活儿,工作简单,工资也不低,只用将何某包装好的书籍送到指定的位置即可。面对印刷粗糙的教辅材料和讳莫如深的老板,小刘选择性地忽视了其中的风险,心想“反正我只是开个车”。殊不知,他已成为盗版产业链的关键环节。案发后,何某被抓,小刘也被刑事拘留。

承办检察官在提审时发现,包括小刘在内的11名涉案人员,多数人存在“打工无罪”的认知误区。针对这一情况,检察官在讯问中重点释明,即便未直接参与盗版书籍生产,但明知是盗版书仍予以运输,即构成侵犯著作权罪。

经平顶山市检察院牵头召开联席会议研讨,最终检察机关对何某等主犯提起公诉,并对小刘等11名从犯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。这既贯彻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,也为务工人员划清了合法就业与违法帮工的界限。

承办此案的湛河区检察院员额检察官张晓贞说: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更需增强法律红线意识,对非常规高薪岗位保持警惕,避免在‘不知情’中沦为犯罪帮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