驾驶证科目一考试现场,考生坐在电脑前握着鼠标一动不动,可电脑屏幕上的鼠标却自动选择着正确答案……昨日,平顶山市湛河区检察院检察官告诉河南法治报记者,这不是高科技捷径,而是由多人组织实施的考试作弊。
赵某于2016年注册成立了某驾校,因服务好、办证快,在本地小有名气,驾校规模随之不断扩大,不久便获批了驾考科目一到科目四的考试许可。但从2023年开始,来学校报名的人越来越少,看着经营状况一落千丈,赵某决定另辟蹊径,为驾校招收学员。
赵某将学校招生价格设置为3个档次,普通班学员3200元,包含正常的培训、练车及考试费用;冲刺班7800元,除正常费用外,包括相关科目的单人培训;VIP班15000元,这个班就是赵某招揽学员的新方式——“包过”班。
赵某发现,有学员担心自己考不过,询问是否有捷径可走。于是,赵某利用考场在自己驾校的便利,根据不同的科目考试设置不同的作弊方法。如,在科目一考试时,赵某在学员的电脑上增加另一个鼠标,替他们自动选择正确答案。
有了作弊方法,赵某就安排相关人员在招生时,故意向准备报名的学员透露“只要报名高价班就可以包过”,并声称“考不过退全款”。起初,这些作弊行为十分隐秘,可纸终究包不住火,多个考生反常的举动引起了监考人员的注意。
2024年9月,公安机关以涉嫌组织考试作弊罪对赵某等人立案侦查。鉴于参与作案人员不固定,平顶山市湛河区检察院依法提前介入此案,引导公安机关固定相关人员的作案证据。
经审查,赵某共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考试作弊30余人次,累计获利20余万元。在扎实的证据面前,犯罪嫌疑人均认罪认罚。目前,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。
检察官提醒
驾考作弊不仅扰乱国家正常的考试制度和管理秩序,严重损害考试公平,破坏社会诚信,更严重威胁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。因此,驾培机构应当严格守法,坚守职业操守,培养合格的机动车驾驶员;驾校学员也应认真参加培训,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负责。